数字电力 低空启航 | 云圣智能亮相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助力电力运维进入“低空+AI”新时代

9月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何报翔,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正谱,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宋宏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出席论坛并致辞,世界能源理事会总干事兼首席执行官安吉拉·威尔金森通过视频致辞。
论坛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叶向东,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冯来法,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徐树彪,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伟,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汉杰,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印尼电力协会副主席安德里·多尼,匈牙利电气技术协会国际关系总监拉斯洛·德亚克,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安彦斌等发表主题演讲。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企业,云圣智能受邀亮相崇礼论坛,展示了明星产品以及解决方案;云圣智能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市场官朱胜利博士受邀在平行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云圣智能在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技术创新和场景实践,产品和演讲获得领导和行业专家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认同。
“全自主”奠定电网数智化发展基石
9月24日下午,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大数据与统计分会主办的2025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河北崇礼成功举办。

作为崇礼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以“数字电力·AI启航”为主题,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等专家齐聚,围绕数智化技术发展趋势、技术探索等内容,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创新应用。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玮分别致辞,中电联大数据与统计分会执行会长王继业主持论坛。
论坛上,云圣智能携旗下“圣·宝莲尊”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等产品精彩亮相,充分展示了低空科技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赋能电力系统数智化升级的创新成果。

云圣智能在国内率先提出“工业无人机及其全自动机场”理念并实现量产,全球首创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引领了工业无人机2.0时代的发展。自2018年进入电力行业以来,公司已连续七届斩获全国电力巡检技术创新应用评选“金巡奖”,充分彰显了公司在电力行业的深厚技术底蕴。

云圣智能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由工业无人机、全自动机场和四维智慧操作系统组成,通过无人机端侧搭载的人工智能芯片、全自动机场提供的算力和云端算法,云圣智能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无人机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四维智慧全息操作系统呈现“电网一张图”,以真正的数字孪生为电网数智化发展奠定基石。
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3年杭州亚运会、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等重大活动保电,到世界第一、第二高输电铁塔的精细化巡检,云圣智能的新型电力运维系统解决方案已在全国十余个省份中的多个标杆项目中落地,形成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论坛期间,云圣智能的展示引发现场嘉宾的浓厚兴趣。多位电力行业专家表示,低空智能运维技术将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有望在未来电力运维中发挥更大价值。

“低空+AI”打开电力运维全新范式
当电力巡检遇上低空科技,一场运维模式的深刻变革正在发生。
论坛上,朱胜利博士发表题为《以“AI+低空”赋能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化运维新范式》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云圣智能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以“低空+AI”为核心赋能新型电力运维系统建设的应用实践,精彩演讲收获行业嘉宾高度认同。

在“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但仍面临着系统稳定性与灵活性挑战、技术与理论体系滞后、经济性与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运行与控制难度增加、社会参与与协同不足等诸多挑战,这要求从“源网荷储”能源链出发,对电力系统各环节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9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7年初步构建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中在人工智能+电网典型应用场景方面,提到要构建设备状态智能感知与预警、设备故障智能定位与诊断等应用,提升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
在电力巡检方面,当前存在“巡不到、巡不完、巡不好”的行业难题。针对这些痛点,云圣智能依托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融合人工智能、数字孪生、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构建了“机、网、云”一体化的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赋能新型电力运维系统建设,实现电力巡检全流程的智能化、无人化与集群化。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云圣智能将持续深化“低空+AI”技术创新,与行业伙伴携手,共同推动电力运维模式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